遼寧省丹東市以加快新型墻材研發、推廣應用為主線,綜合運用行政、經濟、法律和技術手段,促進墻材革新與建筑節能快速發展。“十五”以來,該市累計節約耕地7400畝、節約能源28萬噸標煤、利用各種工業廢渣657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2.6萬噸、開發應用新型墻體材料45億塊標磚,應用新材建筑面積約1400萬平方米,在節約用地、保護環境和提高資源綜合利用方面做了大量的工作。 丹東市根據當地的實際情況,本著因地制宜、循序漸進的原則,擬定了全市區墻材革新與建筑節能工作目標及任務。在實施工作目標、完成工作任務過程中他們始終堅持依法行政,充分依靠政府職能部門開展工作。我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公布“在住宅建設中逐步限時禁止使用黏土實心磚”以后,丹東市城鄉建設委員會等6部門聯合下發了《關于在住宅建設中逐步限時禁止使用實心黏土磚的通知》(丹建發[2000]30號),文件下發后,運用法律手段加大禁止使用黏土實心磚的工作力度。一方面發揮政策導向作用,認真貫徹落實國家、省、市“禁實”工作精神。另一方面加大執法力度,并抓好“三個環節”:一是利用工程報建、施工圖設計審查等環節,嚴把入口關,禁止設計黏土實心磚;二是不定期深入建筑工地進行執法大檢查,嚴把應用關,限制使用實心黏土磚;三是引導黏土實心磚生產企業進行技術改造,生產符合產業政策的新型墻材,嚴把生產關,限制生產實心黏土磚,使丹東市“禁實”工作初步取得較好效果。同時利用國家政策管理措施與地方政府具體實施意見相配套的政策法規體系,積極推動墻材革新與建筑節能工作的開展。今年年初,丹東市財政局、丹東市城鄉建設委員會聯合轉發了省財政廳、省經濟委員會《關于印發<遼寧省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征收和使用管理實施細則>的通知》,通知結合該市實際進行了具體規定:規定了新型墻體材料專項基金返還辦理程序;規定了定期公布符合標準的新型墻體材料及生產企業名單。此舉極大地調動了新型墻體材料生產企業和房地產開發企業生產、應用新型墻材的積極性、主動性,從而真正實現依法行政、依法推進墻材革新與建筑節能工作。 為了規范墻體材料的應用,丹東市墻體材料革新辦公室還編制了《墻體材料實用手冊》,文中匯集了墻體材料革新文件;選編了墻體材料與建筑節能標準;墻體材料現行設計圖集、施工規范、規程及墻體材料相關知識等4部分文集。這些技術法規有效地解決了新型墻體材料生產應用中碰到的技術問題,切實地促進了新型墻體材料與建筑節能的推廣和應用。 幾年來,丹東市建委把研制、開發新型墻體材料作為工作重點。在人力上加大技術骨干參與,在經濟上加大資金投入,積極扶持企業發展新型節能保溫墻體材料。經過多年的努力,與企業共同研制開發出具有多項專利技術、節能保溫、環保利廢的新型墻體材料及生產設備,提升了丹東新型墻材產品檔次。 丹東陽光新型建筑材料有限公司總投資2000余萬元,歷時4年多時間研發的一種全新節能墻體材料———芯核發泡混凝土保溫砌塊及其生產設備。產品經省級有關部門檢測,性能全部達到寒冷地區建筑節能標準要求。 丹東科創墻體材料開發有限責任公司投資1500余萬元,研制、開發、生產了新型墻體材料和砌塊生產設備。公司研發的專利產品———階梯型混凝土保溫砌塊,是利用工業廢料生產的集建筑圍護與保溫功能為一體的新型墻體材料。與該砌塊相配套的科創砌塊成型機,為機、電、液一體化,年產混凝土砌塊5萬立方米,生產線全自動電腦控制。該機還具有一機多用的特點,也可生產路面磚、路緣石等混凝土制品。 丹東市兄弟建材有限公司投資3200余萬元,自主研發了企口型砌塊成型機和腔發泡注漿設備及輕質隔墻板設備并獲得成功。公司具備較強的機械設備制造能力,可以進行整廠設計。公司于2008年年底相繼建成年產量7萬立方米企口型混凝土腔發泡自保溫砌塊全自動生產線和年產量25萬平方米輕質隔墻板全自動生產線各1條。 企口型混凝土腔發泡自保溫砌塊具有不吸水、耐久性好、隔音、阻燃、高保溫的特點,同時具有圍護和保溫雙重功效,根治了材質收縮、裂縫、滲漏、脫落等建筑外墻通病。產品經我國和省有關檢測部門檢測,各項性能指標均達到我國嚴寒地區建筑節能標準要求。輕質內隔墻板,具有輕質高強、隔音、阻燃等特點,隔音效果高于我國標準,且與普通墻體材料砌筑的墻體相比可增加10%的使用面積。 經過每年的研發積累,丹東市新型墻材與建筑節能正在由外墻外保溫向自保溫體系方向發展。 |
本文來源于:http://www.jinlilawfirm.com/news/63415.html,轉載請注明出處!